美丽月见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案分享中医药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动力 [复制链接]

1#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6591812617012761&wfr=spider&for=pc

??

先戳一戳「全科学苑」,把我设为星标??

病案一: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

患者男,62岁

主诉:因冠脉介入术后胸闷痛3个月就诊。

病史:患者3个月前因胸痛行冠脉造影,前降支提示90%狭窄,并置入支架一枚,后给予西药规范治疗。术后胸闷痛加重,3月来常于行走时发作,行走不足米,疼痛难忍,复查冠脉造影,前降支血流通畅,其他血管无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吸烟史。

症见:胸痛,胸部阻塞感,气短乏力,失眠,心悸,情绪欠佳,纳少,二便调,舌暗,苔白腻,脉弦。

辨证:气虚血瘀,痰阻气滞

治法:益气活血,化痰理气

处方:黄芪30g桃仁9g红花9g白芍12g桂枝9g柴胡9g枳实9g陈皮9g半夏9g茯苓15g白术15g黄连9g厚朴9g瓜蒌15g薤白9g杏仁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

上方服用7剂后,症状减轻。21付后行走半小时无发作。

中国医院心内科李军教授

病案二:高血压病

女,72岁

主诉:阵发性头晕40余年,加重半年。

病史:患者40年前时常头晕,诊断高血压病。一直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时高时低,近半年,头晕加重,血压不稳,早上最高/70mmHg,未服用降压药,起床活动后血压降至/60mmHg,下午升至-/70mmHg,医院调压,医院专家会诊,调整降压药物及服用时间,效果仍不佳,既往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

症见:头晕,乏力,下肢冷,纳少,便秘,舌边尖红,苔薄白,舌体胖大,脉弦,沉取无力。

辨证:脾肾阳虚,肝阳亢盛

治法:温补脾肾,平肝潜阳

处方:黄芪30g当归12g仙灵脾15g仙茅15g巴戟天15g杜仲18g桑寄生18g葛根30g天麻15g钩藤15g石决明20g栀子9g黄芩9g牛膝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

服上方7剂后,血压波动幅度减小,气力增加;30剂后,血压波动在-/60-70mmHg,头晕不明显。

病案三:频发室早

女,62岁

主诉:阵发性心悸10余年

病史:10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心悸,心电图提示室早,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二联律。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因副作用而未能坚持,心悸时作,西医建议行射频消融术。

症见:心慌,气短,乏力,心烦失眠,生气时心慌加重,舌边尖红,裂纹舌,苔薄白,脉弦细、促。

辨证:气阴两虚,心肝火旺

治法:益气养阴,泻火安神

处方:柴胡9g枳实9g黄芩9g赤芍12g炙甘草12g太子参15g麦冬12g五味子10g生牡蛎20g(先)生龙齿20g(先)丹参18g酸枣仁40g柏子仁18g远志10g茯苓15g肉桂3g黄连6g百合18g,水煎服,每日一剂。

服药44付,室早消失。

病案四:房颤并发症—足背动脉栓塞闭塞

患者王XX,男,71岁

主诉:因“左足剧痛,皮肤紫暗,皮温发凉半月”来诊。

病史:双足背动脉超声显示左侧足背动脉无血流,提示左足背动脉完全闭塞,患者既往有永久性房颤病史,未服用抗凝药治疗,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初步诊断心律失常,永久性房颤,足背动脉栓塞证,医院就诊,建议手术截肢,患者拒绝,服用止痛药,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效差。

症见:左足剧痛,肿胀,触之疼痛加重,肤色紫暗,皮温发凉,全身乏力,纳食少,大便干,小便正常,眠差,精神差,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结代。

辨证:寒凝血瘀,脾虚湿盛

治法:温阳通脉,活血止痛,健脾化湿

处方:制附子g(先)桂枝15g白芍12g炙甘草12g大黄9g(后下)牛膝15g桃仁9g红花9g三棱10g莪术10g杏仁9g陈皮9g黄芪60g川芎15g牡蛎20g(先)白术15g茯苓20g全蝎10g羌活9g,6付,水煎服,每日一剂。

再诊:患者服上方3付后,左足疼痛减轻,肿胀大减,继服3付,左足疼痛进一步减轻,肤色好转,皮温转暖,夜间可间断入睡,精神好转,大便偏稀,止痛药减量1/2,舌暗红,苔薄白,脉结代,继以上法调方如下:

制附子g(包煎)细辛3g桂枝15g黄芪60g白芍15g当归18g炙甘草12g牛膝15g杏仁9g厚朴9g牡蛎20g(先)苍术15g茯苓15g姜黄9g羌活9g独活9g,9付,水煎服,每日一剂。

通过以上病案可以看出中医药在干预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医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干预病理过程,发挥作用。

JACC杂志关于中医药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存在的证据和可能机制一文中就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近十年56篇高质量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指出中医药可成为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补充替代方法。

在心脏康复过程中,中医药具有循证依据

中医药可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临床症状,并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干预冠心病病理环节,促进康复,也可以通过运用诸如太极、八段锦等非药物疗法改善临床症状,调护心理状态,辅助康复。

1)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心脏康复内容与方案需要形成与固化

2)中医药CR效果的评定有待系统梳理,而这一项有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随访机制佐以支撑。

3)将CR延伸于社区,医院医院的合作。

4)立足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展望未来

全程管理、多位一体、中西医结合是CR的未来。

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脏康复事业过程中,借鉴西方心脏康复取得的成功经验,探索并充分发挥中医药所具备的康复理论和方法,使其成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编辑:瑞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